新闻中心
上海到运城物流为价格主管部门的国家发改委
来源:www.lhyuncheng.com 发布时间:2013-3-11 浏览次数:
公众盼望能够吃到安全、放心、价格合理的药品,上海到运城物流为价格主管部门的国家发改委能否给出一个时间表呢?在日前河南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就此表示,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相信再过五六年时间,药品价格会逐步趋于合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曾先后经历了多轮改革,但“看病贵”“看病难”的顽疾始终没有彻底治愈。
于是,公众对2009年启动的这一轮新医改寄予厚望,但从目前的改革成效来看,还不够理想。以降低药价为例,尽管主管部门多次宣布调整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每次也涉及多种药品,降幅看上去也不小,但从各方反应来看,效果有限。比如,很多药品被纳入限价目录后,就从医院和药店逐渐消失了,公众自然享受不到降价的好处;再比如,媒体之前曾曝出一种出厂价只有15.5元的芦笋片,在经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生等环节层层加价后,最后竟以213元卖给患者。所以说,如今的整体药价水平与公众期待还有很大的距离。要想让公众满意,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医改决心,针对导致药价不合理的种种因素对症下药。
如果药价回归合理还要再等五六年,不仅公众会对新医改的力度与决心产生怀疑,而且公众为此付出的代价也不可估量,比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药价回归合理水平的时间要大大缩短,而缩短时间的有效办法是提高医改的效率,如果是体制、机制原因造成药价难以回归合理,应尽快围绕降低药价改革体制和机制;如果是医改采取的措施不合理,要及时纠正。
显然,药价何时回归合理水平是检验新医改成败的标准之一。对于药价什么时候回归合理,公众并不需要某个官员个人估计的时间表,而是需要主管部门郑重承诺的一份时间表。遗憾的是,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这样一份时间表。时间表的缺失,一方面让降低药价没有紧迫感,改革缺少效率;另一方面,难免给人“医改决心还不够大”的印象。只有制定并公开药价回归合理的时间表,并大大缩短完成时限,才能让公众对新医改有信心。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一则“全国人大收回税收立法授权”的建议引发广泛关注。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剧作家赵冬苓,目前相关议案的联名代表已达30多人。(3月10日《新京报》)
http://www.lhyuncheng.com/yxlx/kghk.htm
http://www.lhyuncheng.com/yxlx/fghfgh.htm
相关新闻
- 2017-5-15上海到运城物流构建“五口岸-两区...
- 2016-11-17上海到运城物流使企业的运营管理...
- 2016-10-8切实减轻企业物流成本,缓解企业...
- 2016-10-7共建物流平台系统的行业盛会
- 2016-9-28电商下乡是中国城镇化的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