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运城专线
现在时刻:

新闻中心

缺乏专业服务能力的中小型物流企业

来源:www.lhyuncheng.com 发布时间:2011-8-29 浏览次数:

     上海凌翰物流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工商总局批准以物流名称注册的物流公司,是中国最早提供上海小件物流,上海小件托运 物流一体化服务的物流公司,也是目前我国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最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凌翰物流公司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熟悉中西文化、深谙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内涵、具有丰富运作经验的员工队伍。
      上海到运城物流物流业共分起步、积累、集中、联盟四个阶段。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业,历经三十多年发展,已具备积累阶段的特征,并向集中阶段过渡。据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统计,目前国内大小物流公司达70万家左右,其中90%的公司可能仅有几辆卡车,行业布局较为散乱。在具备基本物流能力的同时,缺乏专业服务能力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只能进行低端价格战,转型势在必行。
  那么,肩负着经济“输血”功能的物流业如何维持自身的生命循环,又从何处觅得新的生机?小细胞如何变身生命体 ,每一家物流公司兴建伊始都像一个小细胞,如何在行业内站稳脚跟,蜕变成具有基本生存能力的生命体?
  走在武威路上,远远就能看到一堵五层楼高的红砖墙,墙上写着“北芳物流”字样。位于上海西北物流园区的上海北芳储运集团有限公司门口“戒令”森严,传达室的外墙上贴有明确告示:入库车辆人员请交出行驶证、运营证、驾驶证及相关证件,配合登记检查。每有车辆进出,司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证件往返。在车辆库区内,多种颜色的集卡、中型卡车有序排列,新入库的车辆按颜色及类别整齐停放。
  然而,如今看来井然有序的北芳,前身仅仅是一家“个体户”企业,在物流行业里至多算是一个小细胞。北芳的总经理浦林祥还是桃浦镇李子园村的农民。上海到运城货运村里3000平方米的简易仓库,无人管理,浦林祥被选中担任管理员一职。“当时人均工资每个月70到80元,要想多赚点钱,必须做些别的事情。”浦林祥回忆道。孰料这番“无心插柳”,却让那年成为北芳“元年”。
  从第一产业转投第三产业的浦林祥筹集7600元,买了两辆“黄鱼车”,和11位退休工人一起张罗起打包托运服务,做的都是将批量货物拆分成小件、把不同品种的货物打包到一起这些简单工作。“按当时的政策,个体经营必须要有5个以上的退休员工才能申请,我还到处去找有退休证的工人”,浦林祥直言创业艰难,“两辆三轮车也要申请牌照,那时的三轮车牌照比现在汽车牌照还难申请。”
  虽然业务简易,但由于当时快递尚未普及,打包托运站的仓储和运输业务恰逢其时,没多久就已风生水起。运营半年不到,“黄鱼车”上街运输的景象就成为过去,托运站花钱购置了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步入了“机械化时代”。而托运站的业务对象,也从百货批发商转向了锅炉厂、机械厂等大型国有企业。到了1997年,成立不到10年的北芳从农村仓库里的托运站摇身一变,成了仓库面积3万多平方米、自有货运车辆50余辆,员工300多人的储运服务企业。
  但从细胞到生命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浦林祥坦言,1997年以后,顺利度过成长初期,整个国内快递行业出现了全新的格局,“一方面,物流行业的公司大量兴起,上海到运城专线 彼此之间形成了竞争;另一方面,由于行业兴起,政府收紧了物流行业的政策口径,民营企业受到的约束逐渐增多。”同时,陆续进驻中国的大型外资企业也对国内物流行业提出了更严格的配送要求。浦林祥举例说,1998年,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就要求,在产品配送过程中进行实时的信息更新,这对当时国内的物流企业无异于“天方夜谭”,但“为了生存,没有账算得过来算不过来,只能加大研发投入。”//